9月29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陈卫东作的《关于省淠史杭总局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委主任、市人大常委会评议淠史杭总局工作组副组长苏伟作的《关于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自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以来,水利工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特别是最近三年是我市水利投资规模最大、建设进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三年,也是淠史杭灌区实现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三年。三年来,淠史杭总局在省水利厅和六安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紧紧抓住中央大兴水利的重大战略机遇,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灌区建设与管理实践,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提高灌区的防洪抗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生态支撑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大家同意《关于省淠史杭总局工作情况的报告》以及《关于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淠史杭灌区发源于六安,主体坐落于六安,皖西人民对灌区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对淠史杭工程和总局工作高度关注、满怀深情、格外厚爱。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体制机制制约,淠史杭总局还存在着宏观管理不够全面,依法监管不够到位,推动工作不够有力等,建议省淠史杭总局及时向省水利厅和市政府报告有关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拿出整改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在加大淠史杭工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上下功夫。淠史杭工程是伟大的历史丰碑,她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克服困难、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淠史杭精神是六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利用市委正在开展宣传提炼淠史杭精神的有利契机,通过建设展示馆、制作专题片、免费开放水利风景区等多种形式,把淠史杭工程和灌区工作向全市人民宣传好展示好。同时要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徽省水法宣传月”等节点,深入开展《水法》、《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水法治意识、节水意识。
2.进一步在加强灌区科学调度和局地发展规划对接上下功夫。要统筹安排好省内与省外、城市与农村的用水计划,兼顾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渠的关系,科学制定灌区调水计划和发展规划,使灌区规划与我市“一谷一带”规划和绿色振兴发展战略相对接,水利风景节点建设与六安市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要进一步提高灌溉用水调度的科学性,对干支渠的输水调水要保持一定强度和持续稳定的生态流量,防止干支渠出现断流现象,更加方便沿渠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要找准服务地方发展的切入点,谋划好一批重点项目,加大资金和项目争取力度,更好地发挥淠史杭工程的社会效益。
3.进一步在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上下功夫。大别山区优质的水资源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我市未来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所在。保护好这一方清水是管理者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鉴于影响水质的因素复杂,涉河涉水部门众多,职能分散,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建立由渔政、水务、海事、环保、城管参加的联合执法机制,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强化对淠河总干渠的水源保护;建议总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尽快开展对总干渠河道的清淤工作,确保饮水安全。
4.进一步在抓好续建配套和节水工程改造上下功夫。要积极谋划争取项目,按时完成灌区分干渠以上骨干工程除险加固和续建配套。对灌区田间工程无人管护导致输水不畅,建议市政府将境内管理渠道的清淤除草纳入农田水利建设,督促县区落实养护经费,加强日常管理养护,保障工程发挥效益。对干渠泄洪通道长期不用,导致被群众侵占阻塞,建议总局把泄洪通道整治纳入省水利厅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地方给予协助配合,以项目实施促进问题解决。要围绕我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提高供水和水使用效率,增强六安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
5.进一步推动灌区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已列入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立法五年规划,目前已完成初稿,进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阶段。总局要按照时间进度安排,协助省人大法工委开展好相关立法调研,配合省政府法制办把好审查关,争取早日出台,为依法保护淠史杭这一伟大工程提供法律保障。